(来源:甘肃农垦)兴启网
在永昌农场的广袤田野上,一场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的变革正蓬勃展开。近年来,永昌农场通过科技赋能,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创新突破,使田间作业更高效、灌溉用水更精准、作物品种更优良、发展机制更完善,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之路,绘就出一幅充满生机的科技兴农新画卷。
多元科技奏响高效作业“交响曲”
今年,永昌农场新购置6台特药联合收割机,通过完善机械作业标准、升级智能装备、强化保障能力等一系列举措,配合配套流程与经营方案,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,全力提升耕种管收全流程的大机械化作业水平,为特药收获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在提升地面作业效率的进程中兴启网,无人机已然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“空中尖兵”。以往,家庭农场职工进行大面积农药喷洒不仅耗时费力,面对高杆作物或复杂地形时,作业难度与安全风险更是急剧攀升。如今,配备精准喷洒系统的植保无人机在操作员远程操控下腾空而起,轻松覆盖数百亩农田,凭借智能航线规划与精准定位技术,准确识别作物生长区域,实现农药均匀喷洒,作业效率达到人工的数十倍。不仅如此,农场利用无人机开展安全巡查与应急相应工作。通过预先设定的航线规划,无人机能够实现自动巡检功能,搭载的AI自动识别系统能精准捕捉非法入侵的人车,借助喊话器进行驱离,在夜间飞行时还可启用热成像镜头与探照灯进行巡查,为建设平安农场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精准控水开启降本增效“新路径”
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,永昌农场积极推广智能灌溉系统,向科技要“水效”。走进农场的自动化灌溉示范点,智能设备构建起精密的灌溉网络。电动出水阀门通过压力传感器精准调节水压,配合电磁流量计实时监测流量数据,结合刷卡起泵的自动化操作,从源头杜绝了“跑、冒、滴、漏”现象,水资源利用率提升超30%。
在首部机井管理系统中,永昌农场集成刷卡取水、水电双计量、远程泵阀控制及防盗报警等功能,通过变频设备灵活调控水泵出水量,实现“用水可计量、设备可监控、异常可预警”。同时,依托物联网、云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,系统可根据土壤墒情、气象数据和作物生长周期,智能生成灌溉方案,推动农业灌溉从“经验驱动”向“数据驱动”转变。
除了硬件设施的升级,永昌农场还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。技术人员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,科学制定专属灌溉方案,并结合条田地块地势、管径规格及蓄水池存水量等多种因素,制定最佳配水方案,显著提升了灌溉效率。目前,农场全年计划协调水量940万方,完成年度计划的55.2% ,基本满足了现有种植作物的生长用水需求。
试验筛选筑牢产业升级“新引擎”
为适应市场需求和提升农产品竞争力,永昌农场持续加大新品种、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应用推广力度,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。今年,永昌农场建立了90亩甜菜试验田,通过引进种植甜菜不同品种,筛选出1-2个适应本地区膜下滴灌的高产、高糖、抗逆品种,为优化甜菜产业种植结构提供科学依据。在试种阶段,技术人员对各品种的生长周期、抗病能力、产量表现以及品质特征等关键指标进行了详细记录与精准分析,为后续品种的筛选与推广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数据资料。
从“会种地”到“慧种地”,永昌农场正深耕科技创新沃土,不断探索“农业+科技”融合发展新模式,奋力书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,让科技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惠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